輿情
- 查看更多
- 查看更多
-
輿論點贊抗疫一線的90后青春力量
3月10日,習近平總書記抵達武漢市,考察湖北和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。在這次抗擊疫情斗爭中,人們看到了90后、00后的群像??倳浬钣懈杏|:“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,但現在看,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,不怕苦、不怕犧牲??挂咭痪€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?!?/p> 2020-03-25
-
疫情“撞上”復工期,網民主要關注這些
自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發布以來,各地有關“復工、返崗”話題就討論不斷。26日,蘇州成為假期延長的首座城市,“推遲復工復業至元宵節”的消息引發輿論熱議。隨后,上海、福建、山東、河南、江蘇、浙江等地也紛紛發布了推遲復工的信息。一時間,復工、返崗等話題熱度再度上升。
2020-02-01 -
全民熱議“區塊鏈”話題 打造健康輿論生態勢在必行
10月24日,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上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。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,明確主攻方向,加大投入力度,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,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?!弊罡邔拥母哒斑h矚、高度重視,讓“區塊鏈”走進大眾視野,成為社會各界關注和熱議的焦點話題。
2019-11-06 -
消防類微信公眾號的傳播有哪些可供借鑒之處?
消防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相關信息的有效傳播十分重要。近年來,政務新媒矩陣蓬勃發展,其中,微信公眾號具有自定義功能、強化社交以及特有的移動端優勢,使得其運營和發揮空間更大。對比當下,微信的熱度明顯要高于微博,用戶活躍度也高出不少。本文特選取熱度和活躍度較高的消防微信平臺,探討作為特定行業公眾號提升傳播效果的經驗。
2019-10-28 -
AI給作文打分? 懂AI的教師或是更好的選擇
近日有媒體報道,國內外教育系統都開始把AI打分應用在作文打分上,僅國內就已經有超過1.2億人次被AI批改過作文。這引發了人們一連串的質疑,AI為作文打分是否公平合理?把學生的成績甚至命運交給機器,也難免令人有些不服氣。
2019-10-11 -
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輿情風險與挑戰
近日,網絡上一張“課堂行為分析”的圖片引發網民疑慮和警惕。據媒體報道,南京一高校在部分試點教室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,用于日??记诤驼n堂紀律管理。學生是否出勤、是否認真聽講、課堂上是否抬頭低頭、是否閉眼打瞌睡等行為,均能被智能識別。一些網民認為,它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,是一種濫用技術的行為。對此,涉事高?;貞Q,該系統在校園只是“試點”“規劃”,且教室屬于公開場所,不存在“侵犯隱私”。教育部科學技術司相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校園推廣人臉識別技術應謹慎,要加以限制和管理。開發該系統的曠視科技也發布聲明稱,該圖片只是為技術場景化概念演示。
2019-09-23 -
AI還能用來“算命”?
近年來,人工智能技術與命理術相遇,被“AI面相”“大數據算命”等小程序、微信公眾號、APP跨界融合,擁躉甚眾。
2019-09-18 -
聲譽監測:主流媒體不容忽視
隨著5G時代到來,媒體深度融合邁向智媒的步伐不斷加快,移動互聯網加速社會化自媒體發展,提升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,輿論觀點傳播節點增多,在傳播過程中易被放大、扭曲,極大地影響公眾情緒,甚至引發輿情劇烈波動。
2019-09-03 -
5G來了,4G不會降速
“降速了,我家用4G超差的!有時候還變成2G網,進網頁都很困難!”“最近時不時就會出現3G,我還以為是我這邊的網絡不好”“加載圖片都比原來慢”……近日,不少網友表示,自己的4G網速比原來慢了,懷疑三大運營商為推進5G建設而對4G進行了降速。對此,工信部及三大運營商紛紛作出回應,未因推行5G而對4G降速。
2019-08-30 -
4G和5G將長期協同發展
當前,5G正在加速推進。在4G向5G過渡的過程中,消費者的疑慮和觀望都可以理解。這就需要運營商及時加強與消費者溝通,積極回應訴求和關注,增進消費者對于4G與5G政策的了解,防止產生誤解。
2019-08-27 -
一家銀行17個!APP泛濫成手機“不能承受之重”
移動互聯網時代,手機APP讓一鍵出行、一鍵訂餐、一鍵娛樂成為可能,豐富和便利了人們的生活,成為各行業爭奪互聯網賽道的一個發力點。 然而,隨著用戶對“一鍵get”越發依賴的同時,APP大有泛濫之勢:不僅讓用戶在APP的海洋里找不著北,還因廣告、能耗、重復建設等問題,成為用戶“指尖上的負擔”
2019-08-20 -
網名頻被搶注,法律不能缺席
網紅也有網紅的煩惱。這不,現在就有不少公司專門針對網紅搶注商標,并借此牟利。
2019-08-20 -
短視頻玩得好 社會責任不能少
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近日與抖音短視頻共同發布了《短視頻與社會創新研究報告》?!秷蟾妗氛J為,短視頻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個體微創新被看見、被記錄、被分享、被認同,這種普惠的共享共創,高效聚合了范圍更大、程度更深的群體創新,從而助力了社會整體創新。
2019-08-14 -
“互聯網+”商標保護別大意
據媒體報道,最近知名短視頻博主敬漢卿遇到了麻煩事,自己使用了22年的名字竟被他人注冊了商標,自己反而可能不能使用了。一家公司告知他,“敬漢卿”三個字已被該公司注冊為商標,敬漢卿本人無法再使用此名字作為平臺賬號名稱,登陸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也會收到平臺的侵權投訴通知。
2019-08-07 -
網絡語言,到底該規范什么
2019-07-13 -
信息時代的倫理審視
2019-07-12 -
轉型中的互聯網是否仍在風口之上?
2019-07-11 -
讓網絡文學告別“野蠻生長”
2019-07-11
{[PageInfo]} |
共{[TotalRecord]} 條 當前第 {[PageNo]} / {[TotalPage]} 頁 {[FirstPage]}{[PrePage]}{[NextPage]}{[LastPage]} 跳轉{[SkipPage]}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