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以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建設為契機,研究探索農業物聯網應用,創新發展“互聯網+農業”,實現了農民增收、農業增效、農村發展。
黑龍江依安縣農業物聯網信息采集點
完善物聯網建設,多元功能塑核心
依安縣重點圍繞“高產、高效、優質、生態、安全”的產業目標,圍繞信息獲取、安全傳輸、云計算、云共享等方面內容,多措并舉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支撐。
一是科學規劃采集點。全縣建成農業信息物聯網采集網點79處,更新配置監控設備10套,創新應用影像監測技術,實現了信息采集立體化、種植管理智能化、遠程教育實效化、質量管理溯源化、產品銷售電商化、引領發展數據化等“六化”。
二是建設控制平臺。與相關農業信息企業開展技術合作,建立了黑龍江依安智慧農業網站,建設了160平方米的控制中心,構建了中心控制演示平臺,與網站實現有效對接,將物聯網系統采集的數據全部接入控制中心大數據管理平臺,目前累計存儲農業信息2億余條,為全縣農業的精準種植、流程管控、質量溯源以及區域品牌打造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。至今累計指導農事生產43次,病蟲害預警和防治11次。
黑龍江依安縣農產品質量管理溯源化
搭建一體化平臺,全程服務促升級
充分依托依安縣物聯網綠色有機食品管理服務平臺,為種植經營者提供農事指導建議、病蟲草害診斷和防治服務、供求信息等7項生產全過程優質公益性服務。
一是開展生產決策服務。對依安縣耕地土壤肥力、土壤化驗結果、綠色食品施肥特點等進行信息采集,為綠色有機食品生產者提供配方施肥決策指導,減少化肥用量,實現節本增效。
二是開展有害生物預警服務。根據所采集的依安縣歷年病蟲害發生時間、害蟲越冬基數、孢子存量、最高氣溫、最低氣溫、最大濕度、最小濕度等氣象信息,判斷病蟲害發生趨勢,指導農民提早防治,減少農藥用量,發展綠色生態農業。
三是開展精準栽培管理服務。對綠色食品生產的土壤肥力、品種應用、化肥農藥使用、作物生長過程、產品質量等進行信息采集。制定依安縣玉米、大豆、水稻、甜菜、馬鈴薯等作物綠色食品精確管理綜合方案,明確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、農藥化肥用量,指導農民按照綠色食品規程組織生產。
四是開展質量追溯服務。對依安縣原產地大米、油豆角和馬鈴薯種薯等優勢農產品,利用拉曼光譜對有機及礦物成份等進行信息采集。實行信息詳細跟蹤記錄,通過二維碼掃描了解產品生產過程,實現綠色食品質量溯源由過程追溯上升到產地追溯,提升農產品溯源的真實性和準確性。
五是開展會商分析服務。對綠色食品的生產環境、生長環境等進行信息采集,經農技人員會商分析,通過管理服務平臺、智慧農業網站、手機終端,為生產者、組織者提供科學決策分析和農事指導意見。
六是開展科普培訓服務。為農業種植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定向培訓指導,每年發布優良品種、栽培技術、測土配方施肥、綠色防控、政策法規、專家講壇等科普信息。
七是開展供求信息服務。重點提供農資及農產品信息服務。搭建供求平臺,為種植生產經營主體提供種子、農藥、化肥等農資供應信息;實現產銷對接,提供農產品價格最新信息,讓種植經營主體不僅“種得好”,更要“賣得好”。
黑龍江依安縣智慧農業網站
輻射產業化基地,示范引領強增收
依安縣重點圍繞信息采集、測土配方施肥、有害生物預警、作物生長模擬模型、質量管理追溯、農事指導服務等六個管理系統服務種植經營主體。
一是服務重點產業基地。瞄準市場,圍繞縣域種植業產業結構,服務優勢高產高效作物,在中藥材、鮮食玉米、馬鈴薯種薯等三類為主的15個產業基地均建立完善了物聯網監測點,實現優勢產業全覆蓋,全力以“互聯網+農業”助力產業增收。
二是通過開發依安智慧農業APP指導農業生產。發展用戶207個,實現全縣15個鄉鎮149個行政村全覆蓋,為全縣基地經營者提供生產技術、生產診斷、農事建議、市場行情、供求信息等方面信息服務,提高了服務的針對性、時效性和快捷性,以物聯網技術指導農業生產,信息化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目標框架基本形成。